icon__search

未得之民代禱|2022年12月

粵語 MP3|非洲

12月1日(四)|一生不羈愛自由

December 1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薩努西人是貝都因人當中最獨特的群體之一,因受到伊斯蘭神學家穆罕默德‧伊本‧阿里‧阿斯-薩努西(Muhammad ibn' Ali as-Sanusi)(註)的神祕主義影響,而成為貝都因部落中較為溫和的群體。 儘管貝都因人不屑為金錢折腰、替人做勞役工作,寧可無拘無束地在曠野過簡單的生活,做自己的主人。不過近年來,這種情況有所改變;但大多數貝都因人仍然鄙視被人使役的工作。 在沙漠邊緣屯墾放牧的薩努西人,與那些騎着駱駝四處尋找水草的游牧貝都因人相較,生活相對沒那麼艱苦。但在惡劣的環境中耕種實屬不易,收成極少。 幾乎所有利比亞的貝都因人都是遜尼派穆斯林,利比亞和貝都因人都不歡迎基督教和福音工人。 註:他的神祕主義運動幫助利比亞擺脫義大利統治。薩努西的孫子曾擔任8年的利比亞國王。 代禱文 天父,讚美祢是超乎眾人之上、住在眾人之中,又貫乎眾人之的神!因着祢的信實慈愛,我們相信祢的靈仍然能運行在薩努西人當中,使他們能被引導明白真理,並為罪責備自己,因祢真理的聖靈奇妙,能向人啟示祢自己!求祢憐憫薩努西‧貝都因人累代被伊斯蘭傳統束縛,他們不疑有他地敬拜阿拉,將祢當得的榮耀歸給別神,我們求祢發憐憫,因他們真的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,走迷了路;願祢的榮耀在這個群體興起,打發祢的僕人尋找迷羊,領他們進到主的羊圈。願真理的聖靈帶領薩努西‧貝都因人找到屬靈真自由,安息在與神和好的平安中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
12月2日(五)|福音難觸的原因

December 2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希爾提坎‧貝都因人主要住在利比亞的地中海沿岸,以及黎波里塔尼亞(Tripolitania),人數約有兩萬,但已知的基督徒約只有8位。 貝都因人有個諺語,能反映出他們以血緣凝聚的生活關係網:「我反對我的兄弟;我和我的兄弟一起反對我們的表兄弟;我和我的兄弟及我們的表兄弟一起反對陌生人!」即便親疏有別,但貝都因人絕對不會胳膊向外彎。他們多半近親通婚,部落的家族關係鏈密如蛛網,外來陌生人很難走進這個社會,取得他們的信任,更別提宣教士必須能夠吃苦耐勞,才能適應他們嚴酷的生活環境。所以這大概能夠解釋,為何貝都因相關的事工和歸主者如此之少。 我們實在需要禱告,找到向他們傳福音的策略,以及培養出不畏艱難的宣教士,投入這項困難卻重要的任務在貝都因人中榮耀主。 代禱文 天父,我們必須謙卑地承認,面對貝都因人獨特的生活方式、緊密的關係,與他們堅固的信念系統,我們實在難以使用一般的方法與策略來接近他們!然而祢的旨意是不願一人沉淪,乃願人人都悔改,因此我們相信祢絕對有觸摸貝都因人的方法,因為他們是祢手所造,祢比誰都了解他們的處境!求祢預備合適希爾提坎‧貝都因人的宣教士,以自然且生活化的方式將福音帶進這個族群中。願祢的全能與無所不在,臨及這個高度封閉的群體,伸手攪動已經僵固的文化和生活氛圍,使他們打開心門領受祢的活水,生命經歷更新!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
12月3日(六)|穴居人、岩洞人

December 3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來到傑貝爾納富薩高原(Jebel Nefusa Plateau),山石嶙峋的石灰岩地質,放眼望去像是一片光禿禿的月世界。造在山上的泥城,與山石顏色融為一體,隱藏了自己的存在感。這裡位於的黎波里(Tripoli)西南,海拔約460~1,000公尺,陡峭岩壁的氣勢,讓人忘記它只是個丘陵。 納福薩村獨特的穴居屋,是在軟石灰岩和泥灰岩上,向下挖出一個大坑,然後再鑿出地下房屋。大大小小的門窗,宛如岩石蜂巢。 儘管多數利比亞人是遜尼派穆斯林,但納福薩人屬於伊斯蘭的小教派伊巴達亞(Ibadaya)。伊巴達亞教徒在第七世紀,因着對伊瑪目(宗教領袖)的看法,與遜尼派和什葉派不同,而退出主流派系,默默遷去幾個國家。伊巴達亞教派在阿曼與北非幾個國家受到歡迎,成為反對主流遜尼派穆斯林和阿拉伯征服者的工具。 代禱文 天父,聖經說地上有四樣甚聰明的小物,其中沙番雖是軟弱之類,卻懂得在磐石中造房。祈求納福薩人也擁有把祢當成磐石、拯救、避難所,懂得投靠藏身在祢裡面的智慧。「我要論到耶和華說:『他是我的避難所,是我的山寨,是我的神,是我所倚靠的。』」願他們聆聽福音時有開放的思想、探索真理的勇氣,不受傳統信仰的拘束,成為跟從祢、渴慕真理的門徒。也願祢的公義及慈愛介入利比亞的政局,讓這片土地的刀兵止息,更為他們興起屬靈的軍隊,以禱告、福音行動來觸摸這動盪之地,使人們經歷屬天的平安!奉主耶穌的名禱告,阿們!

12月4日(日)|被猜忌的跨境民族

December 4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被稱為「沙漠勇士」、「岩石人」的圖布人,又稱為泰達人(Teda),在利比亞的提貝斯提山區(Tibesti Mt.),以及鄰國查德(Chad,又譯乍得)過半游牧的生活。 這些強悍的人有自己的部族規矩來管理部落、家庭的事務,法律在此不管用。部落通常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氏族集合體,各部落有自己的地盤、牧場和水井,個人擁有自己的牲口群。氏族之間會因偷竊、謀殺等事由爭鬥,進而引發一連串血債血償的復仇行動。 在利比亞狂人格達費獨裁時期(Gaddafi),政府對圖布人施行了嚴重的歧視高壓政策(尤其在庫夫拉綠洲)註,不但取消其公民身分,還宣布他們屬於查德,並趕他們「回家」。利比亞圖布人被剝奪了所有公民福利,包括教育和醫療援助。2009年11月開始,政府強制驅逐和拆除圖布人的房產,反抗者被逮捕,許多人只好逃向山區。 註:原因可能是猜忌圖布人在對查德戰爭中,會支持查德;以及對圖布人與前政權塞努西教派的淵源深感顧忌。 代禱文 天父,求祢纏裹圖布人所承受的歷史傷痕,打破惡者蓄意在這族群中樹立的圍牆,好讓福音使者有機會走入他們當中!主啊,祢讓圖布人看見歷史的君主利用武力來鞏固勢力,而祢是謙和的君王,更用自己的生命來為人們付上贖價!我們禱告圖布人要擁戴基督為王,領受祢的拯救和醫治,「因你所受的鞭傷,圖布人要得醫治;因你所受的刑罰,圖布人要得平安!」求祢使用各樣福音資源來與圖布人對話,使他們從故事中感受到祢愛的力量與擁抱!祢完全的愛澆灌圖布部落,將一切懼怕除去,帶來更新、和好與盼望,將被撇棄的他們領回祢的家中!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
12月5日(一)|撕不掉的侵略者標籤

December 5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人們認為阿克丹人是第六世紀衣索比亞士兵的後裔,他們當時試圖征服中東地區,但功敗垂成。未隨軍隊離開的人,被當地人怨恨、敵對、奴役,因此被稱為「阿克丹」,意思是「僕人」、「被邊緣化的人」。 至今,他們依舊背負着歷史的汙痕,生活在社會底層,被人歧視、隔絕。他們在城市裡從事卑微的工作;生活極度貧困,只有少數人會幫助他們。幸運的話,男人們可以找到清道夫的工作;婦女和孩童則拾撿易開罐、瓶子或以乞討維生,幫家裡餬口。在他們當中,幾乎沒有一個孩子能夠上學。 據說大多數阿克丹人已經認命,不寄望生活能有所改變,所以沒有動力尋求教育等其他方式來改變自己。他們微薄的收入,大部分都用來購買興奮劑卡特葉(Qat),只為了獲得僅有一霎時的滿足快樂。 代禱文 天父,讚美祢不永遠懷怒,且樂於施恩。求祢也更新人們看待阿克丹人的眼光和態度,祢將阿克丹人從累代的壓制和低落的自我形象中解救出來,讓他們在救主的愛中,認識自己受造的意義與被基督重價買贖的價值,在聖靈的更新中成為新造的人。求祢興起阿拉伯語的口傳福音資源,來接近這個被忽視的族群,讓他們聽見祢的聲音與啟示,並能回轉過來,祢就醫治他們。願微小的阿克丹基督徒被堅固、造就、蒙聖靈引導,使他們做祢復活大能的見證人,帶出群體轉化的歸主運動!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
12月6日(二)|卡比爾人的靠山

December 6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卡比爾人是住在阿爾及利亞北部al-Quabail山脈的柏柏爾人。崎嶇的山脈給了柏柏爾人靠山,得以與侵略者對抗。 卡比爾人長期與山為伍, 練就了好腳力, 在山地長途跋涉既不疲累又健步如飛。他們聰明、堅強、獨立,打破地形限制,在陡峭的山坡上開闢了梯田,種植穀物和水果,並放牧羊隻。村莊以石頭建成,坐落於高山上,有醒目的紅瓦屋頂。若所住的地方取水不易,婦女們就必須長途跋涉,在崎嶇的驢路上,攜帶沉重的水罐上山打水。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殖民地,獨立後許多基督教宣教士被驅逐出境,宣教事工受挫。有些阿爾及利亞人透過法國製作的基督教節目認識了耶穌,但住在高山上的卡比爾‧柏柏爾人,還是難以聽聞救恩之聲。我們需要再接再勵地為他們的福音突破來禱告! 代禱文 天父,我們在卡比爾人身上看見聰明、堅強和獨立的特質,以及開創力與環境適應力。祝福他們能發現這些特質是來自於祢的創造與賞賜,使他們能將感謝和榮耀歸於祢!求祢差遣阿爾及利亞的基督徒來向卡比爾人宣講福音,也求聖靈預備那些長途跋涉取水的婦女,願她們的心如同井旁的婦人般渴慕活水、遇見活水的源頭,並歡然為彌賽亞做見證!願祢增加他們與福音連結的機會,開廣他們的心胸與探索真理的渴望,使他們謙卑真誠地以心靈和誠實,來認識並敬拜那造天地萬物的主宰,並悔改而全然信靠祢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
12月7日(三)|源於茅利塔尼亞的 西非方言

December 7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哈西尼亞是一種茅利塔尼亞阿拉伯人和撒哈拉人說的阿拉伯語,是茅利塔尼亞的官方語言(又叫茅利塔尼亞阿拉伯語),也在西撒哈拉地區(北非與西非部分地區)、摩洛哥東南部,成為廣泛使用的阿拉伯方言。這也是阿爾及利亞西南部的一種地方方言,根據1985年的資料,當時有15萬的阿爾及利亞人說這種語言。 講哈西尼亞語的人民,通常是馬利克教派(Maliki)的穆斯林,這是遜尼派的四大學派之一。他們認為必須透過遵守律法來取悅阿拉。 《耶穌傳》電影、聖經和有聲資源,皆有哈西尼亞語版本。盼望除了這些資源,還能有宣教士向他們指出通往十字架的道路。 代禱文 天父,感謝祢已為這些講哈西尼亞語的人們,預備了母語福音資源,但沒有傳道的,怎能聽道呢?無法聽道,又怎能信道呢?求祢差派更多的福音使者,來接觸講哈西尼亞語的人,使他們能聽見神以恩典帶來的福音,更明白不是人要盡力取悅神,而是祢先愛我們,甚至用祢的獨生愛子做了挽回祭!求祢在他們當中興起耶穌的跟隨者,親自造就、裝備這些門徒,在這裡興起教會倍增運動,使他們當中有如同保羅的外邦使徒興起,將福音傳給講哈西尼亞語卻屬不同國家的人們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
12月8日(四)|非洲原住民的 阿拉伯化

December 8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在阿爾及利亞,實力較強的阿拉伯人和實力較弱的本土柏柏爾人之間,分際相當模糊。最初,北非是由原住民柏柏爾基督徒統治。隨着阿拉伯人數世紀的入侵、擴張,柏柏爾人被「阿拉伯化」,他們與阿拉伯人通婚,最終產生文化和語言的融合,信仰身分也轉變成為穆斯林。在阿拉伯化的地方,伊斯蘭教法也取代了傳統的部落秩序。 對柏柏爾穆斯林來說,放棄穆斯林身分,等同放棄所擁有的社群關係,新信仰會使他們被視為「異類」,而被所愛之人排斥。所以對一般人而言,改信基督教是一個壓根不存在的選項。 一些宣教機構將事工重點,放在居住歐洲國家的柏柏爾人身上,但效果甚微。他們需要新的策略,比如接觸穆斯林家庭中相對封閉的婦女。我們禱告宣教士在這群人當中,找到福音的突破點。 代禱文 天父,宣教機構正嘗試不同的策略,接觸說阿拉伯語的柏柏爾人,我們祈求祢為他們敞開福音的大門。願祢的慈愛與大能,攻破那懼怕人勝於敬畏祢的權勢,翻轉說阿語的柏柏爾人的信念,讓他們更珍惜「當信主耶穌,你和你的一家都必得救」的永生應許!隨己意運行的聖靈啊,祢將神的愛厚厚地澆灌在這群人心中,引導他們進入、明白一切的真理,使他們因着真理得以自由,不再成為文化、宗教、群體的奴僕。求祢眷顧柏柏爾婦女群體,使報好信息的婦女能成為大軍,將美好的福音帶入家中,建立屬神的家庭!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
12月9日(五)|以撒之子 最在意的三件事

December 9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伊達克薩哈克人的名字意思是「以撒之子」,他們多數居住在馬里(Mali),但在阿爾及利亞與其鄰界地帶,也有約3,800名伊達克薩哈克人。 過去,伊達克薩哈克人是圖阿雷格(Tuareg)貴族的牧民,受到庇護。如今,這種關係不復存在,彼此的交集僅止於用同個水井、在同個市集進行買賣。 伊達克薩哈克人向來在阿爾及利亞和馬里的沙漠中遷移游牧,牲畜、家庭和伊斯蘭信仰是他們最在意的事。他們用牲畜與阿拉伯人進行貿易,交換農產品。他們幾乎沒有什麼積蓄或財產。 就像幾百年前向他們傳教的穆斯林一樣,需要有基督的跟隨者願意過四海為家的帳篷生活,以便向這些游牧民族分享神大能的故事。讓他們在夜間仰望星空時讚嘆:「這一切是誰手所造?神啊!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!」或在曠野移動時,思想神以雲柱火柱引領子民行走,賜給人們生活的安全與豐盛! 代禱文 天父,憐憫我們面對游牧民族福音事工皆束手無策,因沒有工人在他們當中;請動員我們積蓄更多禱告,修平道路的崎嶇,直到游牧福音使者被祢興起,從四面八方來得着這些群體!願祢借由善於說故事的宣教士、福音廣播,使游牧人聽見祢大能的作為。我們更深信祢是超乎萬人之上,又住在眾人之中,貫乎眾人之内的以馬内利,祢當初如何揀選了信心始祖亞伯拉罕,使他在曠野認識祢的名,願祢也用奇妙的方法接觸伊達克薩哈克人,使他們與祢為友。願將來有一天,伊達克薩哈克人會改寫他們生活的優先次序:他們看重耶穌、家庭與牲畜!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
12月10日(六)|時光靜止的世界

December 10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阿拉伯語中的「貝都因」一詞,是指生活在浩瀚沙漠裡的人。在古代,大多數人定居在河流附近,但貝都因人更喜歡生活在開闊的沙漠中。 不要小看貝都因人刻苦原始的生活,他們在阿拉伯人心中備受尊敬,被視為阿拉伯人的起源,直至現在仍保有先民的生活文化,所以阿拉伯人視之為「最理想的」阿拉伯人。尤其他們保留了豐富的口傳詩歌傳統、放牧的生活方式,以及傳統的美德、榮譽的法則。 貝都因社群以盤根錯節的親屬網絡交織而成,近親通婚很常見。少數貝都因人仍像他們的祖先那樣,住在駱駝和山羊毛織成的帳篷裡,飼養牲畜、打獵和掠奪,時間在他們身上彷彿從未前進。 第一批接受伊斯蘭教的人來自貝都因部落,伊斯蘭教跟着他們的步伐遊走於阿拉伯沙漠,又推展到沙漠之外,影響了許多民族。伊斯蘭教深植於貝都因的文化,他們忠誠地捍衛伊斯蘭信仰的地位,相對地對福音感到牴觸。 代禱文 天父,願聖靈的大能穿透杜伊-梅尼亞‧貝都因人抵擋福音的牆。我們想起拜訪亞伯拉罕的三位天使,求祢也用這些游牧民族能夠了解的方式造訪他們,使他們明白他們也是承受應許的,更是被祢託付成為浩瀚沙漠的管理者!願有人能用他們所熟悉的音調寫下口傳的福音歌曲,並在他們當中開始傳頌,使貝都因人明白祢是生命的起源,萬族都本於祢、歸於祢。求祢感動阿拉伯人中的耶穌跟隨者,向他們分享福音,並願意花時間建造他們的屬靈生命,使這個族群被轉化為游牧人的福音大軍,以及沙漠的敬拜者!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
12月11日(日)|貝都因, 一個浪漫名詞

December 11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在伊斯蘭教出現之前,貝都因人已在阿拉伯沙漠生活超過千年。西元七世紀初,伊斯蘭教興起,奉為圭臬的貝都因人向外擴張,離開中東,開始向北非擴散。許多貝都因戰士在他們所征服的地上定居生活,成為各地阿拉伯人的先祖。 現在的阿拉伯人當中,仍堅持游牧生活的貝都因人不到10%。這些保有阿拉伯先民價值觀與文化的人,生活方式幾乎沒什麼改變。在共同生活的社群中,牧場和水井都是公有財產;對家庭、氏族、部落有忠誠無私的美德;與自然合一,執着於追逐水草而居;身上彷彿自帶陀螺儀,不用靠地圖和羅盤,也能追尋星星,在沙漠中辨識方向,成為旅人的最佳嚮導。在物質化的阿拉伯人心中,貝都因人一無所有的生活不值羨慕,唯獨在追念先祖時,才覺得他們的生活充滿高貴浪漫的情懷,代替做不到的阿拉伯人,活出不忘本的生活。 奈爾貝都因人的世界寧靜而孤立,外人既無法改變他們不斷遷徙的腳步,也無法撼動他們的信仰。但聖靈過去曾差遣腓力去向埃提阿伯的太監見證耶穌,我們也可祈求聖靈繼續打發人,以專業、商業、旅遊或文化等角度,來連結奈爾貝都因人。 代禱文 天父,祢用一顆星星引導東方三博士來朝拜聖嬰孩耶穌;在曠野中也使用天使的高唱,將救主降生的好消息報給牧羊人!縱然目前沒有服事奈爾貝都因人的宣教士,但我們祈求祢興起管道,引領他們遇見救主!盼望在這個被孤立的族群裡,有被聖靈攪動的靈魂,特別是年輕一代,願他們對其他文化、真理與生命意義有更多好奇心及探索的動力,進而尋見生命中真正的嚮導——耶穌基督,並向族人指引出這顆明亮的晨星。願聖靈引領奈爾貝都因人走出孤立的世界、穿越伊斯蘭屏障,進入真理當中,得着真正的自由!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
12月12日(一)|無人傳揚, 怎能聽見?

December 12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沒有意外的話,西迪貝都因人幾乎都是穆斯林,大多數人也信仰稱為「金尼」(Jinni)的神靈。 在現代個人主義的社會中,我們很難理解貝都因人以群體為導向的思維。在做決定前,他們一定會尋求家人甚或部落的意見。部落的一切即代表個人,一榮俱榮,一損俱損。一但離開部落與家庭,這人將失去保護,一無所有。 眾所皆知,貝都因人拒絕接受外來的法治、權威,因此外人很難走進他們的世界和心裡,福音亦如是。但歷史上曾有一位探險家——威福瑞‧塞西格(Wilfred Thesiger),他本是貴族爵士,卻堅持用最原始、與當地人一樣的生活方式,兩度穿越沙漠,與貝都因人共同生活,成為貝都因人唯一視為「自己人」的外來者。 「你的麵包你的鹽我曾吃過,你的美酒你的水我也飲過;你的死亡我陪你度過,而你的生活也一如我。」從塞西格最喜歡的這首詩,我們可以窺知他如何贏得貝都因人的心。這也是時至今日,有了科技、網路、福音資源,我們仍非常需要培養宣教士,走進未得之民當中,效法基督道成肉身,生活在他們當中的原因。 代禱文 天父,貝都因人是按着祢的樣式被創造的,因此他們對愛、陪伴、同在、群體,也同樣有着渴求與感受力!我們祈禱祢把對西迪‧貝都因人的愛放在祢的子民心中,有人願意認領這個族群,委身地為他們代禱;有人則勇敢回應呼召,以道成肉身的生命,建立與他們同坐席的親密關係。我們呼求祢攻破西迪‧貝都因人拒絕基督的心牆,使他們接受基督所做成的救恩——基督為他們流出寶血、付上生命的代價,將他們的生命買贖回來,歸他為義。因此得救的西迪‧貝都因人要獻上自己當作活祭來榮耀神,向沙漠的游牧人傳揚神的作為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
12月13日(二)|為了孩子的未來, 說阿語吧!

December 13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1970年,一個貝爾巴利人村落決定放棄母語科蘭傑語(Korandje) 一種深受柏柏爾人影響的語種,以確保孩子們都會說阿拉伯語,而提高受教育機會和發展前景。這引發其他村落紛紛跟隨,導致科蘭傑語步入消亡。 貝爾巴利人生活在阿爾及利亞西南部——貝沙爾(Bechar)和廷杜夫鎮(Tindouf)的一個綠洲,名為「塔貝爾巴拉」(Tabelbala)。此地自古是商隊路線的站點。最近,該地區大幅度擴建,因為這裡是通往摩洛哥、撒哈拉和茅利塔尼亞邊境的最後一個前哨,而且是成千上萬西撒哈拉難民湧入廷杜夫鎮難民營所經之地註。 塔貝爾巴拉全年降雨量很少,但被沙丘環繞的綠洲,卻因地下水資源豐富而非常肥沃,農業普及。此處是人口極其稀少的貝沙爾省中,一個重要的聚落。此地氣溫高達50˚C(122˚F),經常有沙塵暴來襲。 註:西撒哈拉多年來經歷跟西班牙、摩洛哥、茅利塔尼亞等國家勢力抗爭,以爭取主權獨立。 代禱文 天父,無論是難民、旅人、商人還是貝爾巴利人,都需要尋找綠洲的庇蔭和滋潤,好避開烈日的毒害與干旱。我們祈求他們也意識到人活着,不只是單靠吃喝等物質條件。願他們的靈魂甦醒,能謙卑地到祢面前,看見唯有耶穌是生命湧流不止的活泉,能解人的干渴,而不再靠自己的能力,鑿出各種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滿足自己。主啊!那信祢的人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,這活水也要豐富周圍人的生命,願貝爾巴利的基督信徒成為屬靈的綠洲,使前來尋求保障庇護的人,有機會聽見祢慈愛之聲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
12月14日(三)|天際的勇士 ‧ 福音廣播

December 14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如果你屬的群體很小,而附近還有其他三個小語種,你會教你的孩子講什麼語言?許多切努阿父母所選擇的,是貿易通用的阿拉伯語,這有助於孩子們與學校教育接軌。但切努阿人所講的切努伊語(Chenoui),仍通行於鄉村地區。 鄉村地區的切努阿人,認為阿爾及利亞政府在基礎設施方面,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幫助。他們位於沙漠的家園,一般人很難進入,而且某些地區甚至有穆斯林極端主義和恐怖組織活動。由於當地政府想要防範外來的影響,外國人往往難以獲得簽證,這成為宣教士入境的一項考驗。 但慶幸的是,目前還有一個切努伊語的福音電臺,正在做廣播接觸的工作。或許具備技能的女性宣教士,可以接觸切努阿婦女,滿足她們在醫療、教育、技藝等方面學習的需求。目前,市場上有購買北非地毯及裝飾品的趨勢,所以地毯生產與貿易,也是營商宣教接觸他們的其中一種策略。 代禱文 天父,我們雖然不好,尚且知道要把好東西給兒女,更何況在天上的父,豈不更把好東西賜給求祂的人呢?願切阿努父母能明白神愛他們的心,甚至祢的兒子也為他們傾倒了生命。但願這份愛,讓切努阿人放心來尋求那應許人「尋找就必尋見、叩門就必開門」的神。也願天父為切努阿人預備福音使者及慈愛的牧人,引領這些沒有牧人、只能憑己意走迷的羊群,可以找到羊的門。耶穌說:「我就是門,凡從我進來的,必然得救,並且出入得草吃。」願他們與主耶穌建立親密的關係,用心聽從大牧人的聲音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
12月15日(四)|沙漠玫瑰

December 15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瓦爾格拉人是住在阿爾及利亞中部一个綠洲城市——「瓦爾格拉」(Ouargla)的柏柏爾人。儘管他們以城市為名,但他們的人數不到該市人口的16%。過去,瓦爾格拉是前進探索南撒哈拉沙漠的起點,也是商隊路線行經之地。如今,此地有一所大學和蓬勃的石油工業,以及逐漸現代化的樣貌,所以偶爾可見人騎駱駝與輕軌電車並行的衝突畫面。古老的岩石市集,有琳瑯滿目的傳統手工藝與商品,其中最吸睛的紀念品是「沙漠玫瑰」(Desert Rose)——狀如玫瑰的沙粒與礦物結晶。 不同地區的柏柏爾人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和語言,瓦爾格拉人說的是塔格倫特語(Tagargrent)。 雖然阿爾及利亞人民普遍信奉伊斯蘭教,然而柏柏爾人多半是名義上的穆斯林,對教法的遵守較寬鬆。伊斯蘭教雖然允許男性娶四個妻子,但柏柏爾人偏好一夫一妻制。 在七世紀阿拉伯人征服北非前,柏柏爾人是基督徒。最近,阿爾及利亞的教會不斷增長,幾乎都發生在北部的柏柏爾社區。 代禱文 天父,願聖靈親自喚醒瓦爾格拉人沉睡的靈,使他們想起、也看見自己族群中深藏着基督信仰DNA,明白自己是祢家中的一員,祢仍在家門口等他們回家。求祢透過阿爾及利亞北部的柏柏爾基督徒,去呼喚瓦爾格拉人回家。更盼望主的工人借由學校、旅遊、石油業等工作機會,自由出入瓦爾格拉人當中,活出有基督同行的喜樂生命,吸引他們渴慕歸向主!「曠野和干旱之地必然歡喜,沙漠也必快樂,又像玫瑰開花。必開花繁盛,樂上加樂……人必看見耶和華的榮耀,我們神的華美。」願瓦爾格拉這座城市經歷屬靈的繁榮、興盛,成為榮耀主的沙漠玫瑰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
1
2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