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on__search

聖經原文靈修|2024年6月

粵語 MP3

6月1日(六)|完全

June 1, 2024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珍珠般的眼淚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神正在尋找你。對人類來說,這是基本而重要的真相——神看你為祂顧念的對象,祂要把你找出來。你不是偶然出現的分子,也不是在進化過程中的一樁意外。若神不是那尋找人的偉大獵戶,人就沒有任何意義可言。 我們閱讀創世記所記載有關伊甸園所發生的事,總是忽略一個問題,那就是我們存在的問題。「你在哪裡?」神問我們每個人。這是人生在世的第一道問題。 這裡的希伯來文用詞是「ayyeh」,不是指「地點」,而是指「關係」。神問的不是我們身處的地理位置,而是問我們為何不與祂一起,也就是我們本該身在祂「那裡」。 神問的是為何我們每個人沒有照祂的計畫行事?為何沒有與祂的設計完美地融為一體?我們本該是參與在神的創造中大大地榮耀祂的。 為何即便我們認識祂後,仍如此忙亂奔走,沒有在祂的身邊呢?

6月2日(日)|餓

June 2, 2024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珍珠般的眼淚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耶穌說的並不是我們所看見的他快「餓死」了,這裡的用字是「peinao」,而非「limos」。希臘文字眼「peinao」意味着日常所需的營養;而「limos」意味着餓到三餐都沒得吃,明白這兩者的差別是很重要的。 我們常以為要滿足耶穌在這比喻中的要求,就是參與救濟在饑荒中的人,或幫助陷在災禍中的人,把我們多餘的食物給他們就行了。 我們錯了。 耶穌在這比喻中,所指的危機時刻,不是在饑荒之時,而是每天所需要的飲食。這比喻告訴我們,當我們為另一個人供應日常所需時,就是展示天國的性情了。我們並不需要等到災難發生、不需等到人們餓得四肢無力才行動。當有人肚 子餓、有缺乏時,我們就要伸出援手了。

6月3日(一)|出15:1

June 3, 2024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珍珠般的眼淚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「shiyr」是希伯來動詞「歌唱」的意思,多數時候與敬拜有關。其字形告訴我們,這個字關乎那人的行為或努力。意思是「唱歌把你「吃」掉,除去你的感受」,把你推入另一種體驗。因此,在希伯來人的世界中,歌唱被看成是在禱告。 「人會以三種方式來表達他深刻的悲哀:最低層次的會哭泣;第二層次的保持安靜;最高層次的曉得唱出他的哀傷。」拉比赫舍爾(Heschel)說:「真正的禱告是一首歌。」 在許多日子裡,我不曉得要怎樣禱告,只能在神面前流淚。還有些時候,我在神面前沉靜不語,想說些什麼卻辦不到。因此,我學會向我的王高唱讚美詩,而我的歌「吃」掉那些摧毀我、吞沒我的東西,把平安賜給我。那無法言喻的悲哀,是被「恩典」吃掉了。 摩西以歌來禱告,這是聖經所記載的第一首歌,神的百姓過了紅海,滅族的威脅已過,備受奴役的生活也終於要過去了,百姓被拯救出來了! 讓我們常常向神唱一首新歌或讚美歌吧,因為祂滿有能力!

6月4日(二)|女人

June 4, 2024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珍珠般的眼淚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當女人在教會內外掌權、教導、引導、管理、講道,甚至說話,都是在犯罪了?這樣誤解經文,難怪有人會以為保羅是個厭女的男人。 我們可以先透過加拉太書3:28,了解保羅對女人的看法。他說,在基督的身體內並沒有高低之分,世界一切錯誤的階級之分,比如猶太人和外邦人、奴隸和自主的、男人和女人,在基督裡都要放下。即然保羅主張沒有高低階級之分,我們當如何看待今天這節經文呢? 按希臘原文,當保羅在這章勸勉提摩太關於整體會眾敬虔的行為時,刻意將複數的「女人」轉為單數的「女人」。換句話說,在這節經文中保羅想到的是某個特別的女人,一個在基督教會引起許多困擾的女人。 保羅吩咐這女人當安靜。為什麼呢?因為她在篡奪權柄,抓住原本不屬於她的控制權。

6月5日(三)|轄

June 5, 2024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珍珠般的眼淚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保羅在此節經文所使用的「女人」,刻意使用單數,也就是有指定的對象——一個當時引起教會困擾的女人。 究竟是什麼樣的人造成擾亂呢?這裡的希臘文動詞「authentein」在新約書信中只出現一次,且是有理由的。它出自「管轄」(authentes)這個字,意思是「自封的自害己命之殺手」。就是說,這動詞是關係到「管轄權」,而不是領導權。它與謀殺者、絕對的獨裁者和暴君有關。 保羅說這個女人要用鐵腕政策來管治人,她的行為應當被遏制,因為在基督身子內,無論是男人或女人,都不允許有獨裁者。保羅吩咐她安靜,意即她應當認真想一想,表現出她的謙恭。(待續)

6月6日(四)|轄

June 6, 2024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珍珠般的眼淚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當我們明白保羅不是針對所有女人,而是有所指向的人物後,我們重新來思想保羅的觀點。 保羅向來強調在基督身子內要合一,人人皆同享神的恩典。試想這位一心要摧毀一切階級和性別之分的傳道者,怎麼可能教導基督的教會要把女性貶低到一個角落。事實上,這節經文的訓示是關係到一個橫蠻、放縱、想要操控大局的人。在這個案中,主角是個女人,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,很多時候也有可能是一個男人。但總而言之,在基督的身子內,無論是男或女,這樣的舉止都是行不通的。 要留意一點,保羅是那麼關心那位牽涉在當中的女人,並沒有公開提起她的名字。即使他在管教人,也處處替人着想。 如今,我們不要再錯誤地以希臘人的觀點來解讀保羅的教導,該是時候糾正這兩千多年來的錯誤了。

6月7日(五)|在哪裡

June 7, 2024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珍珠般的眼淚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神正在尋找你。對人類來說,這是基本而重要的真相——神看你為祂顧念的對象,祂要把你找出來。你不是偶然出現的分子,也不是在進化過程中的一樁意外。若神不是那尋找人的偉大獵戶,人就沒有任何意義可言。 我們閱讀創世記所記載有關伊甸園所發生的事,總是忽略一個問題,那就是我們存在的問題。「你在哪裡?」神問我們每個人。這是人生在世的第一道問題。 這裡的希伯來文用詞是「ayyeh」,不是指「地點」,而是指「關係」。神問的不是我們身處的地理位置,而是問我們為何不與祂一起,也就是我們本該身在祂「那裡」。 神問的是為何我們每個人沒有照祂的計畫行事?為何沒有與祂的設計完美地融為一體?我們本該是參與在神的創造中大大地榮耀祂的。 為何即便我們認識祂後,仍如此忙亂奔走,沒有在祂的身邊呢?

6月8日(六)|餓

June 8, 2024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珍珠般的眼淚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「peinao」概括了更廣泛的內容,不單指對食物的饑渴而已。它真正的意思是「懇切地盼望生活的必需品」。最重要的,在舊約中的「peinao」是指——持續性的饑餓。 一般來說,我們認為日常所需是食物和棲身之所;而且,我們每個人對「必需」的看法,其實也會因為「yetzer ha’ra」(肉體欲望)的影響而被遮掩。 食物與棲身之所的確是我們所需,不過聖經卻不是從這兩項着手,聖經的優先次序卻是——與天上的神和平相處。這一點超越所有的需要! 申命記28:47說得很清楚,一個人被神棄絕將帶來可怕、威脅生命的結果。若人與神的關係不好,其他的供應和滿足最終也將是徒然。 我們的生命真正需要些什麼呢?我們需要站在神那邊,其他的都是享受神的賜福。 唯有那些熱切渴慕神的人,最終才能得以滿足。他們對神持續地饑渴,將為他們帶來滿足的生命(當然,那滿足不是指肉體情欲)。 「我們什麼時候看見你餓了?」當你遇到需要認識神的人,請餵養他。

6月9日(日)|種,收,積蓄在

June 9, 2024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珍珠般的眼淚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主耶穌用小鳥的比喻來教導我們經濟秩序。「種」的希臘文是speiro的衍生字,它是sperma(種子)的字根。「收」的希臘文是therizo的衍生字,同時也是「夏天」的意思(以色列是在夏天收割農作物)。「積蓄」的希臘文是sunago的衍生字,這是猶太會堂的字根。這三個字的次序隱藏着從屬關係。 第一步是撒種,也就是所謂的基礎期,準備培養、勤勞地監督。如果你期盼種子成長,就必須留心這一部分,不能隨意撒種子;你的事業、服事和孩子也是如此。栽種才會帶來收獲;同樣的,你需要長期培養人際關係,收成之前需要先付上勞力。最後是積蓄,把東西聚集在一起的過程,免得莊稼腐爛。 當主耶穌指出大自然的次序是隸屬於天上的神時,一切都不一樣了。鳥兒們一點都不在乎次序,因為神是次序背後的力量。這顯示出一項意義深遠的屬天智慧,牠們懂得完全倚靠掌管次序的主宰。

6月10日(一)|如同我們

June 10, 2024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珍珠般的眼淚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「如同我們」的希臘原文是hos kai hemeis,在神的憐憫與我們的憐憫之間連上關係。主耶穌是在告訴我們,我們欠了債,是因為我們濫用、不理會、僭越神的聖潔。而當神向我們施憐憫、赦免,不是因為我們還了債,而是因為主耶穌替我們付清了債。債務是真實存在的,還債的要求是合法的,但解決方法卻是世上獨一無二的。 提摩太.桑福德(Timothy Sanford)提出一項獨到的見解:「原諒,是你心甘情願地把別人欠你的債轉到神手中,讓祂去討債——不再負着要別人還債的責任。一旦你把欠債者的名單寄給了神,那些人只須要對神負責,已不再欠你什麼了,連道歉也不必。」 神赦免我,且幫我付清了「所有的債」,不再視我為欠債人。同樣地,我把我的欠債人名單寄給神,讓祂去討債。一如神不再向我討債,那些欠我債的人也不再欠我了。當我們以此方法原諒他人時,就映照出造物主的心。主耶穌說,這樣我們就會瞭解什麼是真正赦免,神也會以恩慈的笑臉對待我們。 你還帶着欠債人的名單嗎?寄出去給神吧!

6月11日(二)|窄門

June 11, 2024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珍珠般的眼淚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「窄門」的希伯來原文是mish’ol,這一字在摩西五經中只出現過一次——巴蘭驢子的故事(民22)。耶和華的使者站在一條窄路上,手中拿着劍,他打開了巴蘭驢子的眼睛,讓它看到前面的危險,可惜巴蘭的眼睛並沒有被打開,這個愚人還因驢子閃到一旁而鞭打牠,直到最後他才看見耶和華的使者。 要通過窄門,眼睛最好睜大!若你以為簡單地做個認罪的禱告,就可通過窄門,那麼你比巴蘭的驢子還糟,牠至少知道這是生死關頭。

6月12日(三)|義

June 12, 2024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珍珠般的眼淚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「行公義」的希伯來原文是im-asho ot mishpat,這片語是由‘asah和mishpat這兩個字組成。‘asah是一個動詞,意思是「所有的行動都帶有刻意的目的、應有的道德義務和目標來做」。而mishpat是一個法庭用語,通常用來描述「法官準確與正當的判決」。另外,它也描述在神所造的世界中行出正義,彰顯神的井然有序。 行公義是把mishpat與‘asah結合起來——以刻意的行動,帶出正確的關係與秩序,它絕不是因偶然的善舉而引發的事。如果你要行公義,就必須刻意安排計畫去行。 你正在行公義嗎?你有刻意為行公義作出適當的計畫嗎?還是過着只照顧好自己、與世隔絕的道德生活?

6月13日(四)|善

June 13, 2024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珍珠般的眼淚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神是如何把祂要對人說的話準確無誤地傳遞出來呢?hayah給我們一點線索。 「竭誠、崇高、自律、公平、明辨是非,再加上出色的成就」,這就是希臘文化對善的定義。今日,希臘文化仍主導着世界,與神的觀點相差甚遠。我們需要彌迦來提醒我們,唯獨神定義何謂「善」。 希臘觀點與希伯來觀點的基本差異是:在希伯來文化中,所有美好的東西都與神在律法所彰顯的心意有關,絕不留任何空間給人的自我中心來定奪。 希臘字kalos表明了希臘教育的標準——「kalos kagathos」,意即 「完美之人,俊美、高尚、美麗、善良」;然而希伯來字tov是由神的屬性來定義「善」。換句話說,人必須依靠神的誡命才能知道何為「善」,「善」是人根據神的話而去行動、說話及思想。 創2:17使用tov來描述分別善惡樹——「善」是照神的命令行事;反之,惡就是不照神的命令行事。就這麼簡單!在這個「鼓勵你要為自己着想」的世界中,神的話告訴你何為「善」。

6月14日(五)|仇敵

June 14, 2024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珍珠般的眼淚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若神是至高無上的,那麼在人生路上,你與仇敵的相遇絕對不是偶然的。神刻意放下仇敵,為的是讓祂的榮耀在過程中完全地彰顯,使你成為越來越像祂的獨生愛子。 「仇敵」的希臘文是echthrous,專指個人的敵人,他仇視你、你的神,以及所有討神喜悅的人。終極的敵人是撒但,那個毫不知恥地恨惡神的惡者。 你有敵人嗎?主耶穌告訴我們,如果世界恨祂,也會恨我們。我們應當期望自己有敵人,他們是神計畫中的一部分。如果你沒有敵人,也許該捫心自問一下你對神的聖潔有多委身。 我們要如何為仇敵禱告呢?首先,為仇敵是讓你成聖的磨刀石感謝神;其次祝福他們,因為仇敵也是神所造的,極需要神的恩典。把他們帶到神的寶座前,迫切為他們的靈魂找到真正的安慰來禱告。最後,把自己獻在祭壇上,讓主使用你成為他們蒙福的管道。有誰比你更瞭解你的敵人呢?你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並不是偶然,你背負着使他們與神和好的十字架。 蒙主拯救之前,我們都是祂的敵人。今天反對你的那些人,只是站在你昨天的位置上。如果神能把你這位過去激烈拒絕祂的人稱為朋友,現在你又怎能不接納他們呢?

6月15日(六)|旨意

June 15, 2024 • 文:宣教日引|粵語朗讀:沈小嵐, 背景音樂:《珍珠般的眼淚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希臘原文thelema,說的是一種在永恆中可以實現的渴望,是個專用在神身上的字。 Thelema刪去了所有不出於聖靈感動的善事。傳福音、醫病、賙濟窮人雖然都是善事,但是主耶穌告訴我們,除非這些都是按照天父的旨意所做的,否則在神國的目的上它們毫無用處。 善事不見得討神喜悅,順服才討祂的喜悅。我們應當在最小的要求上也順服神。

1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