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on__search

1月27日(四)|合一的關係

巴基斯坦   • 開伯爾普什圖省|科賈人

January 27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華語朗讀:憶紜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中世紀是伊斯蘭文化的鼎盛時期,在阿拉伯帝國的積極擴張下,身為印度教徒的科賈人也被捲入其中,紛紛改教成為穆斯林。 表面上,科賈人追隨獨一的阿拉,屬於遜尼派、什葉派或伊斯瑪儀教派。然而,事實上他們依舊保有印度教的習俗和傳統。
大多數的科賈人居住在印度的古吉拉特邦、馬哈拉施特拉邦和拉賈斯坦邦,與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、信德省,和開伯爾普什圖省。幾世紀以來,也有不少科賈人移到東非、歐洲和北美洲定居。儘管他們的人口分布廣泛,文化和語言存在着許多分歧,但各地的科賈人所組成的社群關係依然緊密,甚至偏好在二等堂表親間聯姻,親上加親。
在科賈人當中,目前並沒有基督的跟隨者。其文化和語言的多元豐富,加深了傳福音的挑戰性,各地的科賈社群都需要分別建立自己的教會。眼下,福音的語音資源、《耶穌傳》電影和聖經經文,皆可在網上取得,只是鮮少有人對此感興趣。

代禱文
天父,禱告祢賜下合適的宣教士來到科賈人當中,與他們建立美好的關係,並帶領他們認識祢的話語,深刻認識祢聖潔、偉大、信實、智慧、豐富、恩典、慈愛與憐憫的屬性,生發敬畏降服之心。願祢讓每個科賈社群,在基督裡深刻經歷與文化、種族、階級迥異的弟兄姊妹,同屬一個身體,一位聖靈,對未來同有一個榮耀盼望的合一關係。祝福科賈人因着得着救恩之樂,敢於擁抱與自己不同的人群,吸引其他人回轉向祢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
1月1日(六)|心無歸處的藏族後裔

January 1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華語朗讀:憶紜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馬爾納人是藏族的後裔,說若開語(Rakhine),而非孟加拉語(Bangla)。他們居住於吉大港山區(Chittagong Hills Tract),平時從事農耕、木材銷售。族群人數約有20萬,其中民間佛教約占人口92%,基督徒和印度教徒則分別約占3%和2%。 佛教裡的「神明」稱為天人(Devas,又稱提婆),居住在天界,因着善業(Good Karma)多寡而有不同的壽命。《傻瓜看宗教:佛教》(Buddhism for Dummies)一書中曾說到:「所以在神界裡你也找不到保障。」而且,佛教通常被歸類為無神論,主張因緣而生、眾生平等,換句話說,就是沒有永恆實存的造物主。所以,馬爾納人在宗教裡找不到安全感。 由於孟加拉的國教為伊斯蘭教,自2001年起,馬爾納人在吉大港山區面對被迫要成為穆斯林的宗教壓力。近年,馬爾納人開始向城市移動,渴望能融入城市生活。我們祈禱他們會有很多聽聞福音的機會。 代禱文 天父,願祢的憐憫臨到這地,借着各樣的方式讓福音廣傳,使馬爾納人在面對艱難的外在處境時,看見唯有靠着十字架的救贖才能尋得平靜安穩,心中渴望歸向祢,掙脫撒但的轄制,體會到何為靈裡的真自由!主啊!求祢繼續保守、扶持馬爾納基督徒,一心稱謝祢,在諸神面前歌頌祢,用基督的樣式活出聖潔、尊貴的生活來尊榮上帝,為家庭、朋友、鄰舍指出信靠耶穌基督的道路,認識這位創始至終的永恆實存造物主,飽嘗救恩的快樂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
1月2日(日)|納特崇拜與佛教的融合並存

January 2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華語朗讀:憶紜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居住在吉大港的緬甸人口約為30萬,其中僅有1%基督徒,其餘皆為佛教徒。 緬甸人的佛教信仰尤為特別,與納特崇拜(Nat-worship)融合為一,共構出緬族完整的信仰體系。佛教提供人的來世終極歸宿,而「納特」則實際幫助人的現世日常生活。納特屬於泛靈信仰,崇拜自然界中的各樣神靈,以及祖先、英雄、國王等歷史人物,統稱為「納特」。人們透過供奉鮮花、食物來安撫納特神靈,借此獲得平和的生活。 由於吉大港的緬甸人,在語言和文化上,與孟加拉人差異極大,導致雙方之間衝突不斷,也間接促使吉大港的緬甸人在信仰上更團結一致,增加了傳福音的困難度。 代禱文 天父,為着吉大港的緬甸教會來禱告,求祢使用宣教士來裝備這群微小卻屬祢的神國百姓,在異教之風裡穿戴好屬靈的全副軍裝,與那些執政的、掌權的、管轄這幽暗世界的,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,同心合一、堅定不移地在禾場前線傳講天國的福音。主啊!求祢光照孟加拉的緬甸人,領他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,從因為恐懼而敬拜各種神靈的納特崇拜中走出來,明白耶穌基督才是道路、真理和生命,得着那豐盛的救恩和永遠的榮耀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
1月3日(一)|漂流海上的羅興亞族群

January 3, 2022 • 文:宣教日引|華語朗讀:憶紜, 背景音樂:《何其佳美》簡雅姍鋼琴創作演奏

羅興亞人,屬於緬甸若開邦(Rakhine)北部的邊疆穆斯林少數民族,使用的語言為羅興亞語(Rohingya),不具緬甸公民身分,緬甸人通常稱其為「孟加拉的非法移民」。 由於英殖時期,羅興亞人遷徙到緬甸,與緬人有資源糾紛,加上後期緬甸軍政府施行極端民族主義策略,深化緬甸人對羅興亞人的仇視。自二十世紀七〇年代以來,羅興亞人受到緬甸政權的迫害,成為難民,四處流竄,現今主要居住在孟加拉邊界一帶。 然而,孟加拉是個人口密度過高的國家,長期飽受週期性洪水之苦,使得當局也疲於應付這群穆斯林難民同胞。 如果基督的跟隨者能夠來到羅興亞人群當中,用實際行動服事他們生活所需,將會有什麼影響呢?作為基督身體的眾教會,能否使他們的心門向神敞開? 代禱文 天父,願祢憐憫、赦免緬甸與羅興亞人之間,自古以來因自身利益的衝突,而不斷累積的仇恨,眷顧這群正在受苦無助的人民。禱告孟加拉的教會能以實際行動來服事羅興亞難民的需要,不僅是物質上的幫助,更是到人群中傳講十字架的救恩。禱告常年處在顛沛流離、生活困頓的羅興亞人,心靈深處渴望飲下基督的活水泉源。願聖靈主動地施行工作,使他們明白永生之道!禱告緬甸政權能放下根深蒂固的歷史矛盾,授予羅興亞人公民身分,而孟加拉當局能妥善安置適合他們的住所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