憐憫

粵語|2020年11月1-29日

憐憫(五):善待仇敵

November 29, 2020 • 陸馬潔慈牧師 • Luke 6:31–33, Luke 6:35–36, Luke 6:27–28

講道大綱 引言:你知道消除敵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善待他們嗎?你知道這種愛是可以改變世界的呢? 「只是我告訴你們這聽道的人,你們的仇敵要愛他,恨你們的要待他好。」(路加福音 6:27) 七個使人和好的步驟: 1. 踏出復和的第一步 「所以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,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,就把禮物留在壇前,先去同弟兄和好,然後來獻禮物。」(馬太福音 5:23-24) - 為甚麼你要踏出復和的第一步? - 復和是憐憫和恩慈的舉動,是出於我們對神愛的回應。 「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, 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。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,就更要藉著他免去 神的忿怒。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,且藉著 神兒子的死,得與 神和好、既已和好;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。」(羅馬書 5:8-10) 2 . 解決衝突的唯一方法是向神求智慧 「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,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,也不斥責人的 神,主就必賜給他。」(雅各書 1:5) 3. 自己向神坦誠認罪 「驕傲只啟爭競;聽勸言的,卻有智慧。」(箴言13:10) 「你們中間的爭戰鬥毆,是從那裏來的呢?不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麼?」(雅各書 4:1) 4. 聆聽對方的掙扎,難處和觀點 「我親愛的弟兄們!這是你們所知道的;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,慢慢的說,慢慢的動怒。」(雅各書 1:19) 5. 用愛心說誠實話 「惟用愛心說誠實話,凡事長進,連於元首基督。」(以弗所書 4:15) - 如果你以發洩、攻擊,防衛等方式與人對話,你永不會令人順服,也不能解決問題。 6. 解決問題,不要責怪人 - 責備人是浪費時間的舉動。除非你止住對人的怪罪,否則就不能解決問題。 7. 側重和解,而不是單解決問題 - 有些事情可能是永不會達成共識,因為你我是不同的;但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意見,而不會繼續爭持。 - 我們可以在不同和不一致的當中,仍然合一。 - 我們可以手牽手前進,注重和解,而不單是解決問題。 「因為 神賜給我們,不是膽怯的心,乃是剛強、仁愛、謹守的心。」(提摩太後書 1:7) 在今日的講道中, 1. 你聽到甚麼? 2. 你有何想法? 3. 你打算怎樣做? 4. 你會怎麼禱告神?

憐憫(四):忍耐那難相處的人

November 22, 2020 • 傅再恩牧師 • Luke 23:34, James 2:13

講道大綱 引言:基督徒不是完全人,而是一生在基督裡,學習邁向完全的人。 「所以,你們要完全,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。」(馬太福音 5:48) 「因此,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,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,就得與 神的性情有份。」(彼得後書 1:4) 「神愛世人,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滅亡,反得永生。」(約翰福音 3:16和合本) 「憐憫」講道系列 1. 憐憫人的神 2. 饒恕那得罪我的人 3. 幫助那受傷的人 4. 忍耐那難相處的人 5. 向敵人表憐憫 - 神使用難相處的人,來打磨我們的屬神性情。 - 神打磨我們的性情,讓我們廣傳福音給萬民。 I. 明白行為背後的他 難相處的人只能顯露自己的愚妄。 「愚妄人的惱怒立時顯露;通達人能忍辱藏羞。」(箴言 12:16) 「小心,你我在瞬間也會變成難相處的人。」 認識七種難相處的人: 放縱的人 (箴言25:28) 愚昧的人 (箴言26:1-12) 懶惰的人 (箴言26:13-16) 愛管閒事的人 (箴言26:17) 欺凌別人的人 (箴言26:18-19) 造謠生事的人 (箴言26:20-22) 憎惡你的人 (箴言26:23-28) 了解難相處的人的背景。 傷害 遺棄 疾病 欺凌 貧窮 虐待 無知 罪 福音未到之處 II. 拒絕陷在被人冒犯的誘惑中 為自己的情緒負全責,天天被聖靈充滿。 「你要保守你心,勝過保守一切(或譯:你要切切保守你心),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。」(箴言 4:23) 「聖靈所結的果子,就是仁愛、喜樂、和平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實、溫柔、節制。」(加拉太書 5:22-23) 「輕易因別人使自己生氣的,就等於對別人說:『你可以控制我!』」 很敏感,容易被別人冒犯的人,是自我中心的人。 「不輕易發怒的,勝過勇士;治服己心的,強如取城。」(箴言 16:32) 禱告求主給自己智慧的心。 「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;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。』(箴言 19:11) 「大祭司就站起來,對耶穌說:『你什麼都不回答嗎?這些人作見證告你的是什麼呢?』耶穌卻不言語。」(馬太福音 26:62-63) III. 生命常站在高處 拒絕被惡所勝:不同夥;不妥協。 「火缺了柴就必熄滅;無人傳舌,爭競便止息。好爭競的人煽惑爭端,就如余火加炭,火上加柴一樣。」(箴言 26:20-21) 「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毀謗;」(羅馬書 14:16) 「不要成為愚昧人,嘗試討好所有的人。因為就連上帝都不能討好世人!」 與神同站在高處 「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。」(雅各書 2:13) 「不以惡報惡,以辱罵還辱罵,倒要祝福;因你們是為此蒙召,好叫你們承受福氣。」(彼得前書 3:9) 融入加略山的高度。學習耶穌為別人的錯誤找根源。 「當下耶穌說:『父啊!赦免他們;因為他們所做的,他們不曉得。』兵丁就拈鬮分他的衣服。」(路加福音 23:34) 「基督徒的成熟度,顯於他如何對待難相處的人。」 總結: 以憐憫去取勝。 「憐恤人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蒙憐恤。』(馬太福音 5:7) 「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,總要彼此包容,彼此饒恕;主怎樣饒恕了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。」(歌羅西書 3:13) 小組討論問題: 1. 請分享今天聽道中,對你比較深刻或扎心的內容? 2. 有什麼你想付諸行動的事?請互相分享,禱告支持。

憐憫(三):幫助那受傷的人

November 15, 2020 • 葉志強牧師 • Luke 10:30–37

講道大綱 引言:神是滿有恩慈憐憫 I. 對有需要的人的三種回應 1. 抽身保持遠距離 「 耶穌回答說:『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,落在強盜手中,他們剝去他的衣裳,把他打個半死,就丟下他走了。偶然有一個祭司,從這條路下來,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。』 (路加福音 10:30-31) 2. 感好奇而不參予 「 又有一個利未人,來到這地方,看見他,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。」 (路加福音 10:32) 3. 親身走近表關懷 「 惟有一個撒瑪利亞人,行路來到那裡,看見他就動了慈心,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,包裹好了,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,帶到店裡去照應他。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,交給店主說:你且照應他,此外所費用的,我回來必還你。」 路加福音 10:33-35) II. 展現憐憫的四步驟 1. 我必須看見身邊的人需要 「無論何人,不要求自己的益處,乃要求別人的益處。」 (哥林多前書 10:24) 2. 我必須同情別人的痛苦 「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,如此,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。」 (加拉太書 6:2) 「我們在一切患難中,他就安慰我們,叫我們能用 神所賜的安慰,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。」 (哥林多後書 1:4) 3. 我必須抓住時機並滿足需要 「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,不可推辭,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。你那裡若有現成的,不可對鄰舍說:『去罷,明天再來,我必給你。』」 (箴言 3:27-28) 4. 我必須願意作出犧牲 「憐恤人的人有福了,因為他們必蒙憐恤。」 (馬太福音 5:7) 「虛浮的人哪,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麼。」 (雅各書 2:20) III. 結語 不要問誰是我的鄰舍,而要反問,我怎樣可以成為別人的鄰舍? 「你想這三個人,那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。』他說:『是憐憫他的。』耶穌說:『你去照樣行罷。』」 (路加福音 10:36-37) 反思問題: 1. 在神面前安靜下來,讓自己知道 「可以作誰的鄰舍」? 2. 你看見鄰舍的需要嗎?有沒有生出憐憫的心呢? 3. 撒瑪利亞人的比喻,對我們有甚麼提醒和挑戰?

憐憫(二):以恩慈饒恕那得罪我的人

November 8, 2020 • 黃馮玉賢牧師 • Matthew 18:21–35

講道大綱 馬太福音18章天國的建立 / 新子民, 新管治,新秩序福音顛倒世人思維:恩慈憐憫 生命素質:我饒恕 / 憐燘 / 那得罪我的人 以恩慈待回轉的人 (馬太福音 18:1-5) 以恩慈待離群小羊 (馬太福音 18:10-14) 以恩慈待過錯弟兄 (馬太福音 18:15-20) 以恩慈待得罪我的人 (馬太福音 18:21-35) 饒恕原因 1. 天父饒恕了我 (馬太福音 18:27-30) 2. 怨恨的人怨恨人 (馬太福音 18:31-34) Hurt people hurts others • 約瑟 [參創世記 37章,39章; 47:21] 3. 將來我需要被繞恕 「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,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。」(馬太福音 18:35) 如何緩解創傷 1. 把傷痛釘在十架上 「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,和他同釘十字架,使罪身滅絕,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。」(羅馬書 6:6) 2. 讓主恩典醫治 「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,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,但判斷我的乃是主。所以,時候未到,甚麼都不要論斷,只等主來,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,顯明人心的意念。各人要從主那裏得著稱讚。」(哥林多前書 4:4) 「憐憫勝過審判」(雅各書 2:13) 3. 愈來愈像主 「並要以恩慈相待,存憐憫的心,彼此饒恕,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。(以弗所書 4:32) 「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,總要彼此包容,彼此饒恕;主怎樣饒恕了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。」(歌羅西書 3:13) 「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,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」(馬太福音 18:35) 小組討論問題: 1. 請記念十字架恩典,主耶穌基督的救贖。請開聲讃美感謝主。 2. 請嘗試舉例可以「不」與「不」可以的分別。 3. 有何事或何人壓在你心頭,你會如何請小組或三人行小組為你祈禱。

憐憫(一):憐憫人的神

November 1, 2020 • 陸馬潔慈牧師 • Exodus 33:12–13, Exodus 33:17–19, Exodus 34:5–6

講道大綱 引言:你知道「憐憫」是聖經中提到上帝首要的特徵嗎? 「耶和華在他面前宣告說:『耶和華,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,不輕易發怒,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。』」(出埃及記 34:6) 「有憐憫」:神眷顧人的軟弱 「有恩典」:神不在乎人的行為 「不輕易發怒」:神饒恕人的過犯 「有豐盛的慈愛」:神的慈愛多過祂公義的要求 「誠實」:神信守祂所應許的 「憐憫」hessed:神與以色列民雙方立約的態度 - 「憐恤人的人有福了.因為他們必蒙憐恤。」(馬太福音5:7) - 「憐恤」:eleeo,譯作「憐憫」;同情和體諒人,樂意給人所不該得的 憐憫的五個印記 1. 饒恕那得罪我的人 「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,總要彼此包容,彼此饒恕;主怎樣饒恕了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。」(歌羅西書 3:13) 2. 幫助那受傷的人 「若是弟兄,或是姐妹,赤身露體,又缺了日用的飲食,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:『平平安安的去吧;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,』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,這有甚麼益處呢?這樣,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。」(雅各書 2:15-17) 3. 忍耐那些麻煩的人 「我們又勸弟兄們!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;勉勵灰心的人;扶助軟弱的人;也要向眾人忍耐。」(帖撒羅尼迦前書 5:14) 4. 善待我的敵人 「你們若善待那善待你們的人,有甚麼可酬謝的呢?就是罪人也是這樣行 … 你們倒要愛仇敵,也要善待他們 … 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,你們也必作至高者的兒子;因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。」(路加福音 6:33, 35) 5. 關心未聞福音的人 「神愛世人,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滅亡,反得永生。」(約翰福音 3:16) 憐憫人的三個動機 - 我需要憐憫,因為上帝是憐憫的主 - 我需要憐憫,因為我每天都需要神憐憫 - 我需要憐憫,因為憐憫人使我快樂 在今日的講道中, - 你聽到甚麼? - 你有何想法? - 你打算怎樣做? - 你會怎麼禱告神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