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穌基督再回來的日子(二)– 我們是得勝者

粵語|2020年8月30日

August 30, 2020 • 劉袁䓝萓傳道 • Revelation 12:10–11

講道大綱
「我聽見在天上有大聲音說:『我神的救恩、能力、國度並他基督的權柄,現在都來到了!因為那在我們神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,已經被摔下去了。弟兄勝過牠,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,他們雖至於死,也不愛惜性命。』」(啟示錄 12:10-11)

「因為凡從 神生的,就勝過世界。使我們勝了世界的,就是我們的信心。勝過世界的是誰呢?不是那信耶穌是 神兒子的嗎?」(約翰一書 5:4-5)

引言:耶穌快要回來了,你的感覺是什麼?

啟示錄 2-3章:寫給7間教會的信

每一封信總包括:那得勝的 To the one who Overcomes (2:7,11,17,26 ; 3:5,12,21)

晝夜控告我們:Accuser - kategoros a complainant at law 法律上的申訴人

我們怎樣得勝?
1. 羔羊的寶血
「並新約的中保耶穌,以及所灑的血;這血所說的比亞伯的血所說的更美。」(希伯來書 12:24)

「耶和華說:你作了甚麼事呢?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。(創世記 4:10)

「若不流血,罪就不得赦免了。」(希伯來書 9:22b)

• 耶穌的寶血賦予了上帝他要原諒我們的合法權利。
• 當我們承認自己的罪過時,我們就同意了耶穌犧牲的合法行動。所以魔鬼沒有任何權柄控訴我們

「然而神赦免了我們的一切過犯,使你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,塗抹了那寫在規條上反對我們、與我們為敵的字句,並且把這字句從我們中間拿去,釘在十字架上。」(歌羅西書 2:13-14)


2. 自己所見證的道 (The Word of our testimony)
道:Logos, The Word; 上帝的話:帶著上帝的啟示 - 啟示祂的旨意、想法、計劃、作為。

「我未成形的身體,你的眼睛早已看見;為我所定的日子,我還未度過一日,都完全記在你的冊上了。神啊!你的意念對我多麼珍貴, 數目何等眾多。」(詩篇 139:16-17)

「神救了我們,以聖召召我們,不是按我們的行為,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;這恩典是萬古之先,在基督耶穌裡賜給我們的,」(提摩太後書 1:9)

• 神在我身上是有計劃


3. 至死也不愛惜性命
不一定是要殉道,而是把『我』置死,一切以耶穌為首!

• 是順服,是信靠
• 是出於愛

「因為凡從 神生的,就勝過世界。使我們勝了世界的,就是我們的信心。勝過世界的是誰呢?不是那信耶穌是 神兒子的嗎?」(約翰一書 5:4-5)

小組討論問題:

1. 請分享你的生命中,現有甚麼是需要征服、得勝的?
2. 得勝源於順服、信靠,一切是恩典。對你來說,有難度嗎?請分享。
3. 聽完這道後,你會如何靠著主得勝?請分享。
4. 請互相為各組員代禱。

耶穌基督再回來的日子(三)– 這不是終結

September 6, 2020 • 傅再恩牧師 • Revelation 21:1–5

講道大綱 1. 挪亞的日子 2. 以利亞的日子 3. 約伯的日子 4. 約書亞的日子 5. 尼希米的日子 6. 耶穌基督再回來的日子 引言:完美快樂的終結! 神賜信徒終結的禮物: • 祂造新天地 (啟示錄 21:1;彼得後書 3:10) • 祂造新聖城 (啟示錄 21:2;另參 21:18 – 22:5) • 祂與人同住 (啟示錄 21:3) • 祂拭淚安慰 (啟示錄 21:4) • 祂終結哀痛 (啟示錄 21:4) 結論: 信徒的預備: • 追求聖潔 (彼得後書 3:11, 14;以弗所書 5:5) • 警醒禱告 (彼得前書 4:7) • 遵行托付 (路加福音 19:12-13) 小組討論問題: 1. 在啟示錄21:1-5中,神賜人「終結的禮物」,那些對你的意義最大? 2. 在信徒的預備中,為何「追求聖潔」的門徒生命,是主再來重要的預備? 3. 小組如何具體的互相幫助,才可以活出「追求聖潔」,「警醒禱告」,「遵行托付」?

耶穌基督再回來的日子(一)– 以智慧預備自己

August 23, 2020 • 黃馮玉賢牧師 • Matthew 25:1–13

講道大綱 分段: A. 閒懶僕人 (馬太福音 24:25 -51) B. 愚拙童女 (馬太福音 25:1-13) A’. 惡/懶僕人 (馬太福音 25:14-30) 24:42 所以你們要儆醒、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是那一天來到。 24:43 家主若知道幾更天有賊來、就必儆醒、不容人挖透房屋.這是你們所知道的。 24:44 所以你們也要預備.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、人子就來了。 A 24:48 倘若那惡僕心裡說、我的主人必來得遲、 24:49 就動手打他的同伴、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喫喝。 B 25:3 愚拙的拿著燈、卻不預備油。 25:8 愚拙的對聰明的說、請分點油給我們,因為我們的燈要滅了。 A’ 25:16 那領五千的、隨即拿去做買賣、另外賺了五千。 25:17 那領二千的、也照樣另賺了二千。 25:24 那領一千的、也來說、主阿、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、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、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。 I. 閒懶 Dorothy Sayers – Sloth: sin that believes in nothing, enjoys nothing, hates nothing, finds purpose in nothing, lives for nothing. II. 個人更新 Revival is not organized. It is agonized. III. 關係更新 「節期的末日、就是最大之日、耶穌站著高聲說、人若渴了、可以到我這裡來喝。信我的人、就如經上所說、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。」(約翰福音 7:37-38) 「盼望不至於羞恥.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、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。」(羅馬書 5:5) IV. 使命更新 結語: 「人若知道行善、卻不去行、這就是他的罪了。」(雅各書4:17) 小組討論問題: 請先重溫尼希米記8章中四類復興的特徵。 1. 你在這五個月的疫情中,有何學習? 2. 從馬太福音24至25章中,經文對你有何提醒和勉勵? 3. 你在個人、人際關係和使命方面,有何更新立志的決定?

尼希米的日子(二) – 迎接復興的日子

August 16, 2020 • 傅再恩牧師 • Nehemiah 8

講道大綱 背景: (1-7章) 尼希米以52天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。(城牆,社會制度:硬體) (8-13章) 以斯拉重讀律法書帶領以色列人悔改,重新立約。神賜福百姓(信仰) 引言: 怎樣定義「復興」? 『神的靈通過神的話作工在祂的子民中間!』 “The Spirit of God working through the Word of God, in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of God.” - J. Edwin Orr 兩個關鍵的問題: 1. 復興有甚麼特徵?(尼希米記 8:17)「從嫩的兒子約書亞的時候,直到這日,以色列人沒有這樣行。」又像使徒行傳。 2. 城北需要復興嗎?Nancy DeMoss Wolgemuth 「50 個證據說明是時候你需要聖靈復興你的生命」 I. 渴慕神的話語 (尼希米記 8:1-3) A. 復興特徵:「渴慕聚集,渴慕主言」 B. 今天現況: 我們需要復興… • 當我們不渴慕與弟兄姊妹相見面 • 當教會聚餐人數比禱告會人數更多 • 當我們更愛看電視、閱讀各樣圖書雜誌,勝於讀神的話語和禱告 II. 高舉神的話語 (尼希米記 8:4-6) A. 復興特徵:「特備木臺,全人敬拜」 B. 今天現況: 我們需要復興… • 當我們沒有以前那樣愛神 • 當我們對神的話沒有敬畏的心 • 當我們敬拜讚美了無生氣 III. 明白神的話語 (尼希米記 8:7-12) A. 復興特徵:「為罪哭泣,為悔喜樂」 我個人相信可能和尼希米,在第一章中 (1:8-9)提過: 「求你記念所吩咐你僕人摩西的話,說:你們若犯罪,我就把你們分散在萬民中;但你們若歸向我,謹守遵行我的誡命,你們被趕散的人雖在天涯,我也必從那裡將他們招聚回來,帶到我所選擇立為我名的居所。」(尼希米記 1:8-9)《和合本》 B. 今天現況: 我們需要復興… • 當我們不再為自己和別人的罪流淚憂傷 • 當我們容忍「小罪」,比如:八卦、論斷、沒有愛心 IV. 活出神的話語 (尼希米記 8:13-18) A. 復興特徵:「領袖群策,喜樂遵行」 B. 今天現況: 我們需要復興… • 當信仰只停留在聽,而沒有行動 • 當迷失的世人不知道,也不理會我們存在與否 • 當我們身邊迷失的世界並沒有被我們影響 • 當我們對全球20億人未聽聞福音而無動於衷 「使命為本,齊心向前」 一方面「整全健康的教會」 另一面「聯繫全球的教會」 總結: 但是,復興是怎麼開始的?(尼希米記 1:4, 11) 「我聽見這話,就坐下哭泣,悲哀幾日,在天上的 神面前禁食祈禱,」(尼希米記 1:4)《和合本》 「主啊,求你側耳聽你僕人的祈禱,和喜愛敬畏你名眾僕人的祈禱,使你僕人現今亨通,在王面前蒙恩。」(尼希米記 1:11) 《和合本》 復興可以重現嗎? 「我們祈求復興,復興由我開始!」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小組討論問題: 請先重溫尼希米記8章中四類復興的特徵。 1. 我們個人、家庭、小組擁有多少特徵呢? 2. 在提到的「今天現況」中,那些地方是我們需要改進的呢? 3. 今天個人最受感動,要為那一件事求復興的呢?請分享,並委身之。 問自己: • 神通過我們的彰顯,是否就這麼大? • 當我們只用微力去見證神 • 當基督徒夫妻不再一起禱告 • 當父母只關心兒女的學業,課餘活動,多過他們屬靈情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