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罪與聖餐

國語|2024年3月10日

March 10, 2024 • 金弘傳道 • 1 John 1:5–10

認罪與聖餐

經文:約翰一書 1:5-10

講員:金弘傳道


講道大綱

引言: 認罪與寬恕

1. 我們為什麼要在團契中認罪?

突破孤寂,以達團契的真正目的

神就是光,在他毫無黑暗。 這是我們從主所聽見,又報給你們的信息。 (v.5)

突破老我,來到十架面前,以獲新生

我們若說是與神相交,卻仍在黑暗裡行,就是說謊話,不行真理了。 我們若在光明中行,如同神在光明中,就彼此相交,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净我們一切的罪。 *(v.6-7)

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,互相代求,使你們得醫治。 義人禱告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。 (雅5:16)


2. 我們怎樣在團契中認罪?

先向一小部分人分享,比如說三人行

分享誘惑

迅速認罪

誠實地認罪


3. 領受聖餐


結語:

我們要有真實的悔改。 在團契生活中,我們要彼此認罪,互相代求,這樣我們才能有真正的合一去一同領受聖餐。



「團契」為何物?

March 3, 2024 • 譚任家凝牧師 • Acts 2:42–47

「團契」為何物? 經文:使徒行傳 2:42-47 講員:譚任家凝牧師 傳譯:王立新弟兄 講道大綱 1. 群體的概念源自於聖經中的兩個真理 2. 神是三位一體的 3.人照神的形像受造 a.信主的人在主內成為一體 (v42) b.他們彼此分享所需 (v45) c.他們同心恆切地敬拜 (v46a) d.他們且在家中聚會 (v46b) e.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(v47) 4.使徒行傳第2章的群體: 經常聚會唱詩、讀經及擘餅 志同道合、團結一致 彼此關顧 因他們彼此相愛,吸引更多人到教會 5. 6.「清晨的共同靈修應該包括讀經、唱詩、禱告。不同的團契將講求不同的敬拜模式。這是理所當然的。一個有孩子的家庭所需要的靈修,自然有別於牧者聚會的靈修。因此,若要求每個群體的靈修千篇一律,又或者要求一群神學家甘心於有孩子的家庭那種靈修,這絕非健康。總言之:每種共同的靈修都應該有聖經的話語、教會的聖詩、團契的禱告。」潘霍華:《Life Together》,頁44

同心合一

February 25, 2024 • 劉珂傳道 • Philippians 2:1–11

同心合一 經文:腓立比書 2:1-11 講員:劉珂傳道 引言 若一國自相紛爭,那國就站立不住。(馬可福音 3:24) 一、 與福音相稱的生活 所以,在基督裡若有什麼勸勉,愛心有什麼安慰,聖靈有什麼交通,心中有什麼慈悲憐憫,你們就要意念相同,愛心相同,有一樣的心思,有一樣的意念⋯⋯(腓立比書 2:1-4) 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⋯⋯知道你們同有一個心志,站立得穩,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。(腓立比書 1:27) 二、 合一的秘訣 所以,在基督裡若有什麼勸勉,愛心(若)有什麼安慰,聖靈(若)有什麼交通 ,心中(若)有什麼慈悲憐憫,你們就要意念相同,愛心相同,有一樣的心思,有一樣的意念,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。凡事不可結黨,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。只要存心謙卑,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。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,也要顧別人的事。(腓立比書 2:1-4) 友阿爹和循都基,要在主裡同心。(腓立比書 4:2) 三、基督的心 你們要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。祂本有神的形象,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。反倒虛己,取了奴僕的形象,成為人的樣式。既有人的樣子,就自己卑微,存心順服,以至於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所以神將祂升為至高,又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,叫一切在天上的,地上的,和地底下的,因耶穌的名,無不屈膝,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,使榮耀歸與父神。 (腓立比書 2:5-11) 總結: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,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。我怎樣愛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相愛。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,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。 (約翰福音 13:34-35)

基督徒的獨處與共處

February 18, 2024 • 張曉燕牧師 • Luke 6:12–19

基督徒的獨處與共處 經文:路加福音 6:12-19 講員:張曉燕傳道 講道大綱 引言 詩篇98:1節說: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!請問你在2024年要怎樣用我們活出來的生命譜寫出基督徒生命的新歌呢?今天我們要講的獨處與共處,是基督徒寫新的生命之歌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。 什麼是獨處? 什麼是共處? 一. 耶穌上山並整夜禱告獨處(v12) 潘霍華非常重視基督徒個人與神的獨處。他強調,獨處的標誌是靜默,而靜默是個人在上帝之道底下的一種肅然起敬的態度,一種從心深處發出來的情感表現;靜默的意思,就是等候上帝的話,從上帝的道中得祝福。信徒的靜默就是留心聽上帝話語的靜默,是柔和謙卑的靜默。 這也告訴我們基督徒,在自己每天的靈修中,要操練與神獨處,要做三件事:就是讀經之後默想神的話語、禱告和代禱。很奇妙的是經過這樣的與神獨處之後,我們的靈與神合一了,對人會有不同的、嶄新的看法。藉著與神的獨處,神在我們生命中工作,改變我們與人共處的心態和關係。 耶穌作為我們可效法的榜樣,他上山-去到一個無人打擾的地方,徹夜禱告。 二. 耶穌揀選十二使徒並共處(v13-16) 使徒跟門徒有什麼不一樣?門徒是跟隨耶穌的學生、學徒。使徒是被耶穌揀選出來的信使,被差派完成特殊任務。耶穌有許多門徒,但使徒只有12個。 耶穌揀選的12位使徒,真實地回應了林前1:26-29節的經文: 弟兄們哪,可見你們蒙召的,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,有能力的不多,有尊貴的也不多。但神揀選了世上愚拙的,叫有智慧的羞愧;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,叫那強壯的羞愧。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,被人厭惡的,以及那無有的,為要廢掉那有的。使一切有血氣的,在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。 這真是顛覆我們的理性和屬世的文化!這真是主耶穌從禱告獨處得來的指引和幫助。 耶穌基督呼召我們並非離世獨立,而是脫離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;耶穌基督也呼召我們進入教會-基督徒群體之中,.這兩者同時在耶穌基督的呼召底下發生,也只有以耶穌基督為中心、為中保,人才能同時獨處共處。只有透過耶穌基督,人才能真正的共處。只有真的愛神,才能真的捨己愛人。 三.耶穌在更大群體中釋放能力(v17-19) 耶穌在挑選完這12為使徒之後,完成了他上山的工作,就下山到平地上,進入了更大的人群中,群眾從各處聚集到耶穌和門徒那裡,要見證神在末世中新的工作。 這讓我想到,有些人參加小組或各種聚會,是因為害怕孤獨。有些人逃離各種聚會,是害怕在群體中受傷。其實,害怕孤獨的人,不會因為害怕而減少孤獨感,只有學會與神獨處,在任何環境,都可以進入神的同在,不再孤獨。而害怕在群體裡受傷的人,有些傷還只有在基督的群體裡可以得著神救贖中的完全醫治。 結語: 說到底,我們與神的關係,決定了我們與人的關係。垂直面決定水平面。獨處好,共處就好;獨處不好,共處也好不了。要寫出人生美妙的詩歌,需要獨處與共處的平衡與委身。